近年來,四川民族學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,堅決履行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政治責任和時代使命。
學校建立了黨委領導、語委統(tǒng)籌,職能部門、二級學院共同參與的管理體制和聯(lián)動工作機制;制定了《加強語言文字與中華優(yōu)秀文化傳承工作的實施意見》《進一步推廣使用普通話的實施意見》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實施意見》等制度;新建普通話測試機位50個;培養(yǎng)培訓測試員12名;年均投入50余萬元作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相關工作經費。通過加強組織領導,建立健全了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體制機制。
學校對標修訂人才培養(yǎng)方案,“普通話”課程在全校33個本科專業(yè)應開盡開,民族語言、雙語、預科類專業(yè)增設現(xiàn)代漢語、規(guī)范漢字書寫、三筆字等課程,在藏語言文學專業(yè)專設古代漢語、中國古代文學、中國現(xiàn)當代文學課程;編輯出版《基礎漢語》《漢字書寫》《普通話訓練》等教材。通過優(yōu)化教育教學的頂層設計,把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落實到教育教學全過程。
學校創(chuàng)建品牌活動,連續(xù)3年承辦四川省師范生“三筆字”書寫能力競賽;開展首屆四川省大學生“四史”講述大賽和“甘孜州大中學生‘四史’講述大賽”,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和理想信念教育有機結合;開展中華經典誦寫講演系列活動。通過創(chuàng)新工作方式,搭建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載體和平臺。
成立了10個有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研究中心、研究所;《地方民族高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育人體系的建構實踐》立項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育人項目;“展演訓測宣研“六位一體”服務甘孜州鄉(xiāng)村振興實踐研究”立項教育部語用司2022年“經典潤鄉(xiāng)土”重點項目。通過加強教育科學研究,深植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根基。
用好培訓測試平臺,針對甘孜州281所幼兒園的805名輔導員開展普通話培訓和測試;成果“夯實學前學習普通話基礎,阻斷貧困代際傳遞”入選國家語委“推普助力脫貧攻堅典型案例”;年均面向甘孜州社會人員開展普通話培訓與測試年均達1000余人次;組織測試員深入康定市姑咱片區(qū)寄宿制學校、瀘定縣特殊教育學校和得妥鎮(zhèn)中心小學,促進中華經典文化在民族地區(qū)浸潤傳播;近三年共組織108支團隊到康定、巴塘、甘孜、道孚等縣開展語言文字政策法規(guī)宣講和普通話推廣普及活動,“格?;ㄩ_,‘語’你同行”推普實踐團被評為國家級推普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團隊和省級“三下鄉(xiāng)”暑期社會實踐優(yōu)秀品牌。通過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,加大了推廣普及成效。
學校將進一步聚焦民族地區(qū)、農村地區(qū),聚焦重點人群,主動謀劃,開拓創(chuàng)新,踔厲奮發(fā),通過“展、演、訓、測、宣、研”六種形式全面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推廣普及,為民族地區(qū)培養(yǎng)更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。